发布日期:2024-05-22 11:42:08 浏览次数:61次
一炉百年的火,铸成了“全聚德”。天下第一楼,美名遍中国。全聚德,历经百年沧桑,包含着几代人的一腔热血,几经危难而屹立不倒,成为中国餐饮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如今,全聚德把百年的美味浓缩成一个符号,成为北京餐饮历史的“活化石”,承载着这座古城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味道。1957年,周恩来出席欢迎斯洛伐克总理西罗基的宴会时,被来宾问及“全聚德”3个字的含义,周恩来总理思考了片刻回答: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如今,周总理的这3句话成为全聚德的文化精髓。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全聚德的品牌价值早已经超越了美食,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了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市场价值之上。
全聚德从成立至今,100多年已经过去了,却依然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除了经营得当之外,在品牌塑造上的成功也是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1864年,在全聚德刚刚成立的时候,北京已经有了一家非常有名的烤鸭店——便宜坊。1864年,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的商人杨全仁盘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干果铺,名为“德聚全”。为了给自己的新店铺起个好名字,杨全仁还专门请来一名风水先生。这位风水先生围着店铺转了两圈,突然站定,捻着胡子说:“啊呀,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您看这店铺两边的两条小胡同,就像两根轿杆儿,将来盖起一座楼房,便如同一顶八抬大轿,前程不可限量!”风水先生眼珠一转,又说:“不过,以前这间店铺甚为倒运,晦气难除。除非将其‘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即称‘全聚德’,方可冲其霉运,踏上坦途。” 风水先生一席话,说得杨全仁眉开眼笑。“全聚德”这个名称正合他的心意,一来他的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就是聚拢德行,可以标榜自己做买卖讲德行。于是他将店的名号定为“全聚德”。
早年的全聚德,为了表明自己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将片烤鸭留在盘子里的油做成鸭油蛋羹,将烤鸭较肥的地方,片下切丝,回炉做成鸭丝菜,将鸭架子加上白菜和豆腐熬成糟骨鸭汤,这就是所谓的“鸭四吃”。时至今日,全聚德依然保持着这种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吃着鲜嫩酥香的烤鸭,感受着百年老店的文化气息,一曲娓娓动听的品牌故事仿佛让食客穿越了历史,感受到了全聚德带给人们的美味与遐想。回望过去我们就会发现,全聚德能够历经百年沧桑而屹立不倒,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品牌故事讲得好,其名字中体现出的内涵——聚拢德行,体现了中国商人最朴实的职业素养。百年来,全聚德选料实在,厨工手艺精,操作认真,从选鸭、填喂、宰杀到烧烤,都是一丝不苟的。正是这种仁义、谦恭的道德观念和经营理念的一代代传承,才成就了全聚德百年的辉煌。仁德至上的信念不论到什么时候都会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成为品牌文化中最为亮眼的组成部分。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全聚德的文化内涵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愈久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