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22 09:56:45 浏览次数:62次
以前,人们外出吃饭时,要想的是“去哪里,吃什么”,而现在要想的则是“吃什么,去哪里”。这明确地说明一个问题:顾客开始因为某个特色菜去寻找对应的餐厅,他们的购买逻辑已经发生变化。当顾客因为喜欢某些菜品而产生购买行为时,这些被顾客喜欢的菜品就蕴含着巨大的品类价值。特劳特定位理论强调:“品类并不如品牌一般显而易见,它的力量和作用一直被忽略。实际上,消费者通常以品类来思考,但用品牌来表达品类。”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品牌价值时代,而且可能要长期处于这个时代。随着顾客的选择对象日渐增多,为了某个特色菜品而去寻找对应餐厅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
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餐厅完成了品类聚焦。以前的某某美食、某某饭庄、某某酒家,接二连三地改头换面;很多餐厅通过加后缀来延长品牌名称,所添加的后缀多是所售卖的品类。比如,阿五美食改为阿五黄河大鲤鱼,巴奴火锅变更为巴奴毛肚火锅,喜家徳水饺变为喜家徳虾仁水饺,很久以前烧烤的新名字是很久以前羊肉串,杨记兴延长为杨记兴臭鳜鱼。这些品牌的更名都发生在短短一两年内。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更名?它们又经历了哪些过程而完成了更名重塑?要深刻理解这个现象,首先要了解品类发展的过程和应用规律。品类发展其实需要经历至少四个阶段,即发现品类、传播品类、拔高品类和强化品类。这里面最具代表的三个案例就是巴奴毛肚火锅、喜家徳虾仁水饺和乐凯撒榴莲比萨。当一个餐饮品牌开始发力塑造品类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品类代表或者具有品类发言权的品牌?”这里我们以巴奴毛肚火锅为例,来探究如何利用品类发展的四个阶段实现逆势突围。
2012年,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开始把餐厅的经营品类向毛肚聚焦。两年后,巴奴毛肚火锅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日益凸显。杜中兵与此同时提出了“产品主义”的口号,并为此举办了三次大会。一时间,“产品主义”的说法刷爆整个餐饮圈,成为那段时间的热门词汇。于是开始有一大批餐饮创始人试图借鉴巴奴的成功经验,但是效果却各有千秋。因为并非所有基于品类聚焦的整改措施,都能给餐厅带来逆袭的机会。很多模仿学习者并不知道,巴奴能够聚焦毛肚火锅取得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巴奴在前几年一直学习海底捞,甚至直接进行模式迁移,结果顾客并不买账。于是,巴奴开始思考对策,做顾客调研,询问顾客来巴奴就餐的原因,发现很多顾客是奔着巴奴的毛肚、菌汤以及实惠的价格来的。这个发现让杜中兵茅塞顿开,决定从顾客导向出发,进行品牌升级和整改,更名为巴奴毛肚火锅。这些大刀阔斧的整改举措能取得显著效果,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巴奴的毛肚和菌汤在顾客心智中已经有一定的位置,只是不够明显。巴奴通过这个过程发现了自己的竞争品类——毛肚。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发现品类”。
在发现了自己的竞争品类后,巴奴开始了塑造品类的过程。不仅要改名字,还需要把品类传播出去。于是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以及更丰富的版本——“现在很多人排队吃火锅,不是为了服务,而是为了毛肚,巴奴毛肚火锅,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
郑州的朋友在坐出租车时,也会经常听到巴奴的广告。仅仅从文字和声音上传播还是不够的,紧接着巴奴开始为毛肚拍摄广告,将其投放在高铁站和机场等,创始人杜中兵双手捧着毛肚的画面也开始遍布郑州大街小巷。巴奴在传播上花了巨资,也收获了更大的品牌势能,带来了大批消费者,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传播品类”。在完成品类的传播之后,品牌势能初步形成,之后便非常考验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其后续的出品、服务、环境、卫生都要跟上。在强大的运营支持下,为了让品类继续生存下去,并且占据顾客心智,形成品牌护城河和竞争壁垒,餐饮企业还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不断地拔高主打的品类。这一方面是对品类的极致追求,对产品不断迭代和升级以带给顾客更好的用餐体验,另一方面是提高竞争对手的复制难度,从而为竞争对手设置模仿障碍。巴奴在大范围传播品类之后,也在不断地拔高毛肚这个品类,比如从装盘形式到为毛肚专门建立的明档操作间,再到中央厨房拍摄如何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发制毛肚等,都在全方位地为毛肚提升溢价能力。所以,尽管其毛肚卖到60元一份,依然有很多人会点,甚至点好几份,我将这个过程定义为“拔高品类”。
经过品类的拔高之后,巴奴的产品品类地位已经形成,具有这个领域的核心话语权,企业的扩张速度和品牌势能都开始全面爆发。但杜中兵先生仍然觉得不够完美,继续深挖品类发展的根基,即营销4P中的Product,就是“产品”。产品才是餐饮企业发展的根基,才是经营的原动力,所以杜先生率先提出“产品主义”的概念。要想弄清楚产品主义,就要深入了解其含义和支撑点。杜中兵为产品主义寻找的支撑点叫“守正出奇”。
“守正出奇”来自哪里?《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守正出奇”,“正”是指正路、正道,“奇”指出人意料。正道而行、守法经营,突破思维,方能出奇制胜。通俗地讲,“正”是指修炼内功,就是对产品的不断打磨和迭代。我们往往只看到巴奴的风生水起,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支撑力量。那么,内功仅仅是指产品吗?显然不是。产品只是一个品牌成功的构成要素之一,而毛肚又是在如浩瀚星空般的产品大类别中的一个具体品类。对于这个特定品类,巴奴除了要修炼内功,还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如火候的掌控、材料的选择、卖点的挖掘、对外的宣传、技术的变革、码盘的形式、服务的话术等。巴奴一直都在默默地践行和强化自己的“产品主义”,我将这个过程定义为“强化品类”。
至此,巴奴毛肚火锅完成了“发现品类”“传播品类”“拔高品类”“强化品类”等品类发展的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了十分具有竞争力的品类——毛肚火锅,并且完善了一个概念,即“产品主义”。这个概念被广大餐饮人接纳并践行。事实上,“产品主义”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巴奴是以“好毛肚”这一产品助推起来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