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22 10:32:49 浏览次数:63次
西餐餐具琳琅满目,最具代表性的是刀和叉。11世纪,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出现了最早的进食用的叉子。当时,神职人员认为只能用手去碰触上帝所赐予的食物,塔斯卡人创造餐具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也有史料记载,一个威尼斯人在用叉子进餐数日后死去,我们现在看来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当时的神职人员却说,她是遭到了天谴,警告大家不要使用叉子。到13世纪,厨房叉才逐步被接受,意大利人也慢慢使用叉子作为餐具了。起初,叉子只有两个齿,但这种叉子无法撕扯开大块的肉,到了17世纪,欧洲出现了带四个齿的叉子,人们在进食的时候食物就不容易掉下来了。 西餐刀叉再来谈谈餐刀。西方人比起蔬菜来更钟情于整块肉,因此刀就成为了餐桌上必备的餐具。然而在中世纪的欧洲,主人请客吃饭是不会向客人提供餐刀的。客人需要自己带一把小刀来切割食物。当时的餐刀十分锋利,在餐桌上使用有些危险,后来人们发现餐刀的头部不需要那么尖锐,所以法国人设计了去掉刀尖的刀作为餐桌用具。后来这种去掉刀尖的餐刀在欧美国家中被广泛使用。
西方人使用餐具常常是多具一用。所谓多具一用,是指多种餐具拥有同一种用途,这也是受到了“以个体为本”的观念的影响。一顿正餐往往需要多副刀叉共同完成,有时吃一道菜就要换一副刀叉。例如,吃牛排之类的主菜用主餐刀和主餐叉,吃鱼换成鱼刀和鱼叉,吃甜点、面包又有不同的刀叉。不同刀叉形状各异,像锯子一样的带有刀刺的餐刀是切割肉类用的,叉刺较尖的是吃鱼时用的,黄油刀是最小的餐刀,其刀头和刀把不在一个平面上,有时刀背上还有一个缺口,以便切下完整的黄油片。餐勺也是如此,诸如喝清汤用的汤勺头部是椭圆形的,而头部呈圆形的汤勺用于喝比较浓的汤。难怪《泰坦尼克号》中,初入上流社会的杰克看到餐桌上摆放的各色餐具时疑惑:“这全套都是我的吗?”
除了刀叉之外,其他的进餐工具也常常是多具一用。例如勺匙有汤匙、咖啡匙、点心匙等;酒杯有啤酒杯、鸡尾酒杯、香槟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各种酒杯形态不同,喝不同的酒必须使用不同的酒杯。每当举行宴会或吃正餐时,餐桌上摆的就有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香槟酒杯等。英国人唐纳德(Donald, E.L.)在《现代西方礼仪》中写道:“我们的祖先似乎为每一种特殊情况都发明了一种餐具,从叉取泡菜到舀取火鸡肚里的填馅,样样餐具一应俱全。”